推广 热搜:

晒楼上的秋季

   日期:2024-12-06     来源:www.hhhxzj.com    浏览:559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日子滑入秋季,篁岭村一家一家的晒楼,仿佛展示出一幅幅线条与色彩组成的晒秋图,明艳、质朴,既有齐白石画中的笔墨意趣,又有印象派画家呈现出的新鲜生动,鳞瓦、屋檐,恰如其分地成了画框,布局简单,却在交叉中有变化,搭配得近乎完美。走进篁岭村的一刹那

日子滑入秋季,篁岭村一家一家的晒楼,仿佛展示出一幅幅线条与色彩组成的晒秋图,明艳、质朴,既有齐白石画中的笔墨意趣,又有印象派画家呈现出的新鲜生动,鳞瓦、屋檐,恰如其分地成了画框,布局简单,却在交叉中有变化,搭配得近乎完美。走进篁岭村的一刹那,我的眼睛立即被如此的画境吸引住了,甚至忘了看村口花圃的颜色,与木坊上的雕饰。

 

 

篁岭,倚着婺源石耳山的一个典型山村,一百多户人家,挤挨挨地居在巴掌大的山腰上。在久远的年月里,满山的翠竹青松,还有水口林立的红豆杉、香榧、香樟、枫香,想来是篁岭的先人择山而居的缘由吧。篁岭山陡路窄,非常难见着一块宽敞的平地。村庄依山而建,房子错落有致,大多是两层的结构,墙脚山石砌起,一层大门口朝着路,二层开后门架天桥临着山,屋顶鳞瓦,墙体斑驳,黑白色调,也有黄泥巴裸露的土墙。山野天空,天蓝得纯净,树绿得纯净,环境空气都可以好看洗肺。山村屋宇之间,鸡犬相闻,依旧透着原始村落的生活气息。篁岭人家,楼堂前的晒栏,用十六根或者十八根的杉木从楼堂前抵墙而出,面朝天空,平面、伸展,放上竹编的晒簟晒盘就成了无遮无拦的晒场,当地人称之为晒楼。

 

立秋一到,秋天的阳光把晒楼唤醒了。篁岭之上,一家家晒楼齐刷刷地开始晒秋。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,山里种的,地里长的,什么赶上就晒什么,辣椒,豆角,罗苏(茄子),苞芦(玉米),稻谷,黄豆,芝麻,番薯……一年又一年,循环往复,恨不能把整个秋季的收成都晒起来。而晒楼上色彩最为明艳、浓烈的,当属晒辣椒晒稻谷的日子。可能,篁岭人家没多少人了解,山外流传的一幅幅摄影和美术作品,跟他们的生活杰作有关。不可思议的是,篁岭人家在晒楼上呈现的秋景,切实让无数的人感到了视角上的震惊。晒楼上那一盘盘的辣椒,色彩是那样的明艳,而晒楼上的一根根杉木,是不是是民居里伸出的一个个粗壮的惊叹号呢? 

同行的一位画家,到了篁岭不由自主地从背包里拿出了速写本,碳素笔在本子上悠游,线条简练,场景跃然纸上,而他的眼神透出更多的专注。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妪,六十多岁的样子,头系方格子的头袱(头巾),做事手脚利落。她右手把两个或者三个辣椒并拢按在刀板上,一刀接着一刀,刀法娴熟,切下的辣椒一圈圈的,像一枚枚的红扣子,水滋滋的,鲜润得非常。等装辣椒的背篓够上一晒盘了,就搬到晒楼上去晒,于是,空气中漂浮着一股辣辣的气味。色泽诱惑的辣椒经不住晒,日头一照就蔫了,满当当的晒盘晒簟里便留出了很多空隙。村里的妇女和老妪一样,趁着天气晒秋,虽然忙前忙后的,言谈举止中却有闲适自得的一面。她们感觉生活非常简单,日子就是春播、夏种、秋收、冬藏,一年四季可以吃饭可以做事已经足够。从一家两盘三盘的辣椒晒起来,到一百多户人家纷纷把晒盘晒簟里的辣椒晒出来,那是一个何其壮观的场景啊!假如穿过高低不平的巷子,换个角度,平视或者俯瞰,视觉感受和心灵体验都会有差异。大家远远地看着,感受着篁岭晒楼上的秋季,与篁岭人家对秋季的抒情。

 

蝉的叫声,持续而有耐性。在蝉声的背后,好像还有不知名的虫儿在低语。水口至木坊的青石板路边,有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石雕,无论雕有什么样的图案和文字,应该都是农耕文明的象征意义和时间漫游的符号吧?一茬一茬,田地作物在成长轮回,还有哪些在时光中比生命更有奥妙呢?二十四节气石雕的对面,是篁岭人家的开山之作,一条条层层叠起的梯田里,青葱的禾苗正在蓄势一场稻浪。到稻子收割的时候,篁岭人家的晒楼是不是虚位以待呢?

 

篁岭的阳光真通透,连树叶在阳光下都绿得透明。晒楼,多么温暖殷实的词语。面对篁岭人家的晒楼,我和友人的眸子里自然多了一份质朴和美好。
在婺源的乡村版图上,篁岭的秋季就如此在晒楼上延续着。  

专题来源:婺源旅游摄影

http://www.youxiake.com/wuyuan/

 
标签: 婺源旅游资讯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攻略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热门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免责声明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中国旅游网-跟团游,自由行,国内游,出境游,周边游,自驾游,景点门票,特价机票,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